首页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喜迎中国六角亭紫檀精品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喜迎中国六角亭紫檀精品

 

2007年2月1日,日本•九州•福冈•九州国立博物馆•文化交流展示室


      说起中国紫檀博物馆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此次文化交流盛事,就不能不提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东京国立博物馆在中间的牵线搭桥。


     2005年9月,来中国参加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庆典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野岐弘先生,在了解到陈丽华馆长有意向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的国家博物馆,赠送其馆藏紫檀珍品以传播中国传统紫檀文化的初衷后,野岐弘先生大为感动。回国后,他便立即着手与日本有关方面联系,热切盼望陈丽华馆长的这一重大善举早日成行,并最终确定将捐赠给日本的“紫檀雕松柏交翠亭”陈列于刚建成的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野崎弘先生代表接收“紫檀六角亭”


     日本共有四座国立博物馆,其中位于东京、京都和奈良三座国立博物馆始建19世纪的末期,迄今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只有位于福冈的九州国立博物馆是于2005年10月新近建成对公众开放的。


      “以亚洲史的观点来观察日本文化的形成”,这是九州国立博物馆建馆的宗旨。


      九州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日本文化的起源地。日本政府将其第四座国立博物馆选址在九州岛,便是充分考虑到这种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据说,当年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法,最先到达的地方便是九州岛,至今这里的多处历史遗迹还能让人想象得出当年中日两国贸易、人员交流往来繁荣昌盛的景象。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位于九州岛最大城市的福冈市近郊,建在郁郁葱葱的山峦之中,独特的设计,全玻璃外墙犹如山涧中一掬流淌的清泉,倒映着漫山的松柏,溢满了诗情画意。最让人称奇的是其建筑用材最大化地采用了“绿色”无污染产品,既可以有利观众健康,也便于艺术藏品的保管,真可谓是匠心独运。
这里是陈丽华馆长“紫檀文化之旅”的第三站,较之于之前的德国、美国之行,日本似乎 与中国有着更深的文化历史渊源。文化的相通,也让此次陈丽华日本之行更平添了几分亲切和自然。


     “紫檀雕松柏交翠亭”捐赠交接仪式安排在陈丽华一行来到九州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07年2月1日的中午。


      对于来自邻邦中国的紫檀珍品,也引起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交接仪式那一天,同时又是“紫檀雕六角亭”第一天向公众展出的日子。仪式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引来大批的游人驻足观看,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日本当地媒体。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整个建筑分为四层,第一层是入口大厅,第二层是管理、研究、收藏部门所在地,第三层是特别展示室,第四层是文化交流展示室。这些都被掩映在半圆形屋顶和玻璃幕墙之下。因其建在半山腰的缘故,要进入展厅,需乘坐扶梯三次上升,再乘平梯前行约200米才能到达。一走进博物馆的入口,旭暖的阳光通过巨大的双层玻璃外墙照在身上,让人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室外的树木山川尽收眼底,一直贴到屋顶的木质板材也让人仿若回归了自然。


     “紫檀雕松柏交翠亭”便陈列在四层的文化交流展示室的正中,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身披红绸的“紫檀雕松柏交翠亭”在四周黑色主调的衬托下犹显“抢眼”。展示室的门口,捐寄者的名录上赫然写着:“中国紫檀博物馆 陈丽华”的字样,据称,这是该馆成立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的捐赠者。


      交接仪式准时在11时开始,九州国立博物馆副馆长光安常喜先生首先致感谢辞,他说九州国立博物馆收藏了1万余件的展品,从瓷器、字画到古旧家具,应该说应有尽有,但具有“ 木中之王”之称的紫檀艺术品,却是第一次拥有。他感谢中国紫檀博物馆及陈丽华馆长将这件珍贵的“紫檀雕松柏交翠亭”赠送给九州国立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博物馆展品种类的空缺,而且也为研究、调查这种在世界上近乎绝迹的珍贵木种提供了机会。他表示,九州国立博物馆将把这件珍贵的紫檀艺术品作为本馆的永久馆藏品,并首次用中、日、英三种文字为该展品制作说明牌。


      陈丽华馆长在交接仪式上更是感慨万分。她说这件“紫檀雕松柏交翠亭”是她糅进自己心血的作品,感情之深就像是自己的女儿一样。她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如同嫁“女儿”一样,心里虽有不舍,但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能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紫檀文化,她舍得。


      此次随陈丽华一起来到九州的还有她的儿子和孙女,一家三代,共同亲历这样的时刻,更多的是想让下一代也能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历史虽然总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而文化的传播却总是惊人的相似。

迟重瑞副馆长演唱电视剧《鉴真东渡》主题歌“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


     此次同行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副馆长迟重瑞先生说起自己和九州的缘分,却与1300年前的那一段历史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的一位著名表演艺术家,有幸在自己的演艺生涯里扮演了中国历史上两位高僧,一位是西行印度取经的玄奘,一位是东去扶桑弘法的鉴真。当年鉴真大师第一次踏上日本国土的地方就是九州岛,今天作为鉴真大师的扮演者,迟重瑞又随同夫人陈丽华一起来到这里传播中国的紫檀文化,不能不让人感叹历史的巧合。迟重瑞的一曲《鉴真东渡》,道尽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渊源流长,也将交接仪式推向高潮 。


      2007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35周年,所以这次捐赠被日本众多媒体赋予了积极的历史意义 ,正如日本媒体报道的那样,这个交接仪式无疑开启了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第35周年民间文化交流之先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期间,时任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的中川秀直先生在百忙中特意接见了陈丽华一行。他对陈丽华馆长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此举对 于两国邦交世代友好有着重大的意义,赞誉她是中国的“民间外交大使”。


      2007年10月25日,中川秀直先生率领日中友好访华团抵京。这次访华,他特意给中国紫檀博物馆送来了两株日本“良品”的腊梅树,一株可以同时开白色、粉色、红色三种颜色的花,另一株是单色红色,但花朵很大。10月26日,中川秀直先生同陈丽华馆长及家人一起将这两棵腊梅移栽在中国紫檀博物馆的花园内。


      正如中川秀直先生所说:带有日本土壤的腊梅,栽在中国的土地上,用两国土壤孕育的腊梅,一定会开出最美最艳的花朵,代表着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代表着两国人民的友谊。 而那件蕴含了中国传统技艺的“紫檀雕松柏交翠亭”,也如这两株腊梅一样,让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日本的国土上传播弘扬。

共植腊梅 世代友好


链接:紫檀雕松柏交翠亭(1:5)


      六角亭,亦称松柏交翠亭,位于北京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内。中山公园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将其改建为社稷坛。直到1914年,这里被辟为中央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年改名中山公园。1915年,聘请日本匠人在社稷坛东堆砌假山一座,其后又在这座假山上建了一座六角筒瓦凉亭,取名六方亭。1930年换成绿琉璃瓦,改名为松柏交翠亭。


     这座“紫檀雕松柏交翠亭 ”便是以松柏交翠亭为蓝本,选用珍贵的紫檀木为原料,运用手工雕刻技艺,完美打造而成。

分享到:

紫檀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