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澳门美高梅    紫檀雕天坛祈年殿(1:10)

紫檀雕天坛祈年殿(1:10)

       闻名遐迩的天坛祈年殿在中国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家专门祭天祈祷丰收的场所。它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之一。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坛初期,天地合祭,又名“天地坛”。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实行四郊分祭,在北郊安定门外建地坛以祭地,才将天坛专门作为祭天、祈谷的场所。经过后代,尤其是清代的大规模修缮,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在澳门美高梅展艺空间展示的“紫檀雕天坛祈年殿”

在澳门美高梅展艺空间展示的“紫檀雕天坛祈年殿”

“紫檀雕天坛祈年殿”内景

“紫檀雕天坛祈年殿”藻井

       天坛是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礼制建筑。在它的形制及结构布局中蕴涵了中华数千年的精神文明。它既是古代帝王们的祭天场地,更包含了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天文、绘画、音乐、礼制、历法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古建筑最杰出、最完美的典范之一。更有人把祈年殿形象演化为“北京”两个字,成为北京的象征,已被国内外人士所认同。

        祈年殿以“天圆”为平面的基础构思,在三层圆形高大的汉白玉云石台基上,建筑一座有宝顶、三层重檐且层层收缩的圆形攒顶式大殿。通高38米,直径37.72米,全部为木结构。殿内的各种柱子之和分别代表一年四季,一日12个时辰,一年12月,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和三十六天罡星。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天”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天命人从”、“天人合一”的思想。祈年殿在初始设计时,就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建筑外形、内部结构以及各类装饰巧妙结合、融会贯通,成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


        祈年殿是每年农历正月上辛日举行祈谷大典的场所,清代每逢大典时,殿内正面的雕龙宝座上供奉着满汉合璧的“皇天上帝”的神版,东西两侧共设有八个配位,供奉着清朝自努尔哈赤到道光的八位皇帝,以体现古人“敬天法祖”的意识。每个神位前都设有供桌,陈放各种供品。

        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博士为使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结构和宏伟造型,特聘请故宫专家多次到现场勘察设计,并选用贵如黄金的印度小叶紫檀,由高级技术工人手工制作了这座紫檀祈年殿及祈谷坛建筑模型。整体结构完全以原建筑物为准,以1:10的比例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精心雕制而成,直径9米,高3.8米,各部件严丝合缝却又拆装自如,工艺考究一丝不苟,每一细微之处的制作都十分精巧,其艺术水平亦属出类拔萃的上乘之作。

        更多展览详情,请登录:http://www.mgmmacau.com/mgm_art_space/red_sandalwood_art_exhibition/sc/tt0.html

紫檀文化之旅